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:
您的当前位置:甘肃公务员考试网 >> 时政要闻 >> 每日练习

2025年甘肃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:言语理解(6.11)

发布:2024-06-11 字号: | |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
  2025年联考暂未启动,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联考,小编每日整理行测题目供考生练习。本次考试涉及的题型需以本次考试大纲为准。
 
  行测的涉及范围广,为帮助考生解答技巧的提高,甘肃公务员考试网现整理了每日一练供考生练习,全面备考联考可参考2025年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点击订购)。
 
  接下来完成习题:

  1.语言从来不是固化的,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。任何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,都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在生活中的约定俗成,可以说,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现象,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社会心态投射而成的具象。因此,网络语言粗鄙化的现象不应当被视作孤立的语言问题来看待,粗鄙化折射出的浮躁心态、社会发展中积累的戾气等问题,恐怕比语言粗鄙化本身更值得关注。
 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:
  A.语言是人类精神状态和社会心态的反映
  B.网络语言的粗鄙化应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
  C.语言研究应以语言随着时代发生的变化为重点
  D.应重视网络语言粗鄙化折射出的社会问题
  2.所谓历史,通俗地讲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实。如果从时间尺度来讲,历史是增加了时间尺度标记的现实。而所谓现实,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,因此,也可以说从时间尺度讲是标度为零的事实。实际上,如果从时间轴来看,作为时间零标度的现实一直是在持续变动的。这种变动使得时间尺度轴上的绝大多数事实,都飞快地成为历史,只是其所具有的时间刻度是不同的。
 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重在说明:
  A.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均可载入历史
  B.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历史史实
  C.不同时段的历史仅是记载的时间刻度不同
  D.历史与现实的区分主要依据已然或者未然
  3.从能源看,自煤炭时代进入石油时代后,石油成为维系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,随着老油田一个个衰落,新油田的发现越来越困难,人们不禁担心,这种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势必会枯竭,但事实却不是这样,特别是近十年,科技大发展促进了勘探开发,曾经的技术瓶颈一个个被突破了,许多过去没有经济储量的地区也发现了大油田,剩余可采储量不仅没有低,反而越来越多了。
 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  A.勘探技术的发展是提高石油产量的突破口
  B.对化石能源枯竭的忧虑是杞人忧天
  C.科技发展使石油开采焕发新的生机
  D.石油可采储量近十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


  甘肃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:

  1.【答案】D。
  解析:文段先是指出语言是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,接着指出语言本身是一种社会现象,最后用“因此”得出结论,应更重视网络语言粗鄙化折射出的浮躁心态、社会发展中积累的戾气等问题。文段为因果结构,“因此”后为文段的观点句,即文段强调的是语言粗鄙化背后折射出的浮躁心态、戾气等问题比语言粗鄙化本身更值得关注。D项与此相符。A项对应文段第二句,属于文段的非重点内容,排除。B项,文段强调的是应重视“网络语言粗鄙化折射出的社会问题”,而不是“网络语言的粗鄙化”本身,排除。C项是对首句的过度推断,排除。故本题选D。
  2.【答案】B。
  解析:文段首先指出历史和现实在时间尺度上的区别;接着以"实际上"转折,论述了事实与历史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关系,说明现实的持续变动使绝大多数事实都飞快地成为历史。转折后为文段重点,即文段主要是在强调历史是持续、不间断地发生着的。B项表述与此一致,当选。
  A项,“均可载入历史”无中生有且表述绝对,排除。
  C项,未体现历史的持续变动性,且“仅是”表述绝对,排除。
  D项,“历史与现实的区分”是转折前的内容,非文段论述重点,且由“而所谓现实,就是正在发生的事实”可知,“未然”表述有误,排除。
  故本题选B。
  3.【答案】B。
  解析:在文中找到转折词的位置,发现转折前有一个观点:人们担心,不可再生能源势必会枯竭。转折之后通过近十年的事实来证明石油是不会枯竭的,所以转折之后是对前文观点进行反驳,故本文主要是为了证明人们的担忧是多余的,结合选项,B合适;A、C选项说明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,非重点;D选项“近十年”的数据只是论据,非重点。

  >>>点击查看:更多甘肃省考试题(每日一练)

了解更多甘肃公务员、事业单位统考重要信息
可添加QQ交流群:687401314
\
\


点击分享此信息:
没有了   |   下一篇 »
RSS Tags
返回网页顶部
http://ww.gsrsksw.cn/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-26
(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)XML